English

科普渴望科学家

2000-06-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美国新闻界有一句流行语:美国公众相信学者。而现在中国的现状却是:中国科普需要科学家。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

今年3月,《报刊文摘》刊载了一篇文章《院士写不好科普文章》,文章说到:1998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科学时报社共同策划出版的《院士科普书系》,一年半过去,仍是未见动静。该书之所以如此“难产”,《科学时报》社社长罗荣兴道出苦衷:院士们科普文章达标率只有三成。换言之,院士们大多写不好科普文章。

院士们写不好科普文章,也许有些言过其辞,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科学家不重视科普却是事实。院士们埋头搞科研,一来无暇顾及科普,二来科普文章与科研论文相较,实在不登大雅之堂。职称评定时,更是羞于启口,照这样一想,院士们写不好科普文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过,这倒急坏了出版社的编辑们,“科普稿荒”危机,数年不见好转,反而让外国科普名著纷纷抢滩我国的图书市场。

其实,我国并非没有科学家关注科普的传统。老一辈科学家们在科普工作上的出色表现或许会让我们今天的某些学者感到汗颜。在中小学课本里,就收录了我国许多五六十年代便已蜚声中外的科学家们写的科普文章:李四光的《地质之光》、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华罗庚的《统筹方法》以及苏步青的《漫谈数学》。而被评为五十年来感动共和国好书之一的《十万个为什么?》,也凝聚着许多我国老一代科学家们的辛勤汗水以及对科普事业的关爱。更让人备受感动的是,我国科普作家高仕钅其,1930年从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毕业回国后,便投身科普事业,后来高老毅然改名为高士其。“丢掉人旁不做官,丢掉金旁不要钱”,一句肺腑之言,道出了高老对科普的无限深情。

同样,为读者写科普文章,在欧美科学家中也已经形成一种惯例。他们觉得有义务向公众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因而也产生了许多举世公认的世界级科普名著,如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的进化》、法拉第的《蜡烛的故事》、别莱利曼的《趣味物理学》等在国外几乎是家喻户晓,影响着几代人的成长。当记者翻阅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霍金是英国物理学家,也是世界上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在书中写道:“有人告诉我,我在书中的每一个方程都会使本书的销量减半,为此我决定一个方程也不用。然而,最后我确实用了一个方程,即爱因斯坦著名的方程E=MC2。希望这个方程不会吓跑一半我的潜在读者。”

像这样科学研究与科普文章同样辉煌的外国科学家,我们还可以报出许多:生理学家彼得·梅达沃、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劳伦兹、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有些让人遗憾的是,在科学普及方面,西方的科学家们比我们做得确实要好。

当然,中国的科学家们也并没有放弃这种努力。去年年底,全国科普工作大会上献给何祚庥院士的掌声,现在听来依然让人振奋,这位在粒子物理和宇宙论研究中成果斐然的科学家,却是因为与伪科学的决斗而为中国老百姓所家喻户晓的:“超级奇人”张宝胜败走麦城;“气功大师”严新的“外气实验”质疑;“水变油”世纪神话的公然驳斥;向“法轮功”邪教组织投掷的第一标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三次在不同的场合对何院士表示祝贺:“何祚庥先生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比研究高能物理重要得多”,“反伪科学不仅涉及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民族素质的问题”。“为何祚庥鼓掌”,这何尝不是一个民族对科学家关注科学普及的真诚期盼呢?

最近,也有人撰文指出:科学家的专长不是科普,不能强人所难。

不过,在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的《科学家为什么应该普及科学》一文中或许能找到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科学,它不仅是专业人员所讨论的的科学,而更是整个人类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科学。如果科学家不来完成科学普及的工作,谁来完成呢?”的确,没有科学家们的摇旗呐喊,科学技术又怎能走出实验室、得到老百姓的青睐呢?

真诚地希望中国的科学家能走出象牙塔,走进每一个老百姓的家中。有一句话或许可算是给科学家们的一个建议:科学家不仅要为自己所取得的科研成就感到骄傲,更应当为自己的科研成果能为别人所了解和理解而骄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